「這么輕,鈦殼的吧?」如今但凡稍有經驗的表迷,都很快能夠從整體分量上判斷眼前是一款鈦殼表而不是普通的鋼殼表,能夠接受它稍高一點的定價。
從物理的角度看,鈦是一種很不起眼的銀白色金屬,在外觀與質感上都難以和不銹鋼有明顯的區別,尤其經過 DLC、噴砂等常見的表款處理工藝加工之后,就更難一眼分辨鈦和鋼的差別。不過實際佩戴上手,鈦材質的神奇之處就遠遠不止于它比鋼材質輕一半的分量:它相對耐用堅硬不易變形,耐腐蝕而不易失去其光澤,對于愛流汗的人來說它有不易過敏不讓接觸表背的皮膚變紅發癢的特性,環保人士還特別青睞這一材料的可回收性。
其實,鈦這種金屬被大規模使用是上世紀40年代以后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以后,產量的激增讓它從制作飛機、潛艇的專用特殊材料向著民用領域滲透。印象中,8、90年代開始有人推出鈦殼表,主要是是為厚重的專業潛水表或者機械計時表減重,同時強調表款的高科技高性能。此后,隨著鈦表殼越來越流行,它逐漸滲入普通表款制作之中。一方面,各種鍍膜以及 DLC 等加工技術,讓鈦殼有了千變萬化的風格,原本的實用之外更兼有時尚的元素,成為高科技新潮風的「代言人」。另一方面,甚至有人突破加工的困難將鈦材質引入機械機芯制作中,讓它的物理性能發揮到了極致。
具體到表款,許多品牌選擇鈦殼是為了凸顯其高科技感。如歐米茄新推出的超霸系列 X-33 Marstimer 腕表就特別有意思。這款表是由歐米茄與歐洲航天局(ESA)聯合打造,專為火星探索而設計,所以高科技感十足。無出意外,直徑45毫米的大尺寸表殼由2級鈦金屬打造,表鏈由2級鈦和5級鈦金屬制成。搭載多功能石英機芯,以指針和電子數字顯示眾多的時間信息:除了顯示地球上的時區和時間,還可以顯示神秘火星上的時間。MTC 功能根據火星的本初子午線追蹤其太陽日和時間:與火星太陽日比地球太陽日長2.7%的規律相符。此外還設有創新的太陽羅盤,可以指示地球和火星的正北方向。這里值得一提的是2級鈦和5級鈦的金屬成分有所不同,認真直觀的感受是前者色澤暗灰,后者光澤亮灰而接近不銹鋼,代表著兩種最常被用于制作表殼的鈦材料,兩者混合使用其實并不多見。
同屬超霸系列的雙小表盤款式44.25毫米同軸計時表,是品牌具有代表性的表款,以登月表為號召,自然也必須凸顯其在現代科技方面的創新。這款表配備藍色亮漆表盤,9時位置設有小秒針副表盤,3時位置的副表盤則設有12小時計時盤及60分鐘計時盤,這一特別的布置使之與其它常見的計時表明顯區別開來。44.25毫米5級鈦金屬表殼配備設有測速刻度的拋光藍色陶瓷表圈,搭配鈦金屬表鏈,具有超強的實用性。
除了計時表之外,專業潛水表也是特別適合選擇鈦材質制作表殼,這一方面能夠在保持表款整體堅固的同時起到減重的作用,另外也可以讓人們日常佩戴時更加舒適。典型的代表便是海馬系列海洋宇宙腕表45.5毫米至臻天文臺表 Ultra Deep:歐米茄的 Ultra Deep 腕表曾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締造了腕表深潛的世界紀錄,而其批量制造的民用版本 Ultra Deep 防水深度也高達6,000米(20,000英尺),并通過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6425:2018有關飽和潛水表的認證。這款表直徑45.5毫米,厚度則為18.1毫米,產品總重量僅(約)123 克,與普通的潛水表相差無幾。當然其表殼與表帶是采用經過噴砂處理的5級鈦金屬打造的。
比較特別的是海馬系列 AQUA TERRA 150米腕表38.5毫米至臻同軸腕表美好星球款。這是為向歐米茄與「美好星球」(Good Planet)基金會合作關系致敬的特別款。Aqua Terra 150米是一款典型的經典大三針運動表:配備亮漆白色表盤,貼鑲藍色時標,拱形藍色中央時針、分針和秒針,3點位設有日歷窗口。由5級鈦金屬打造的38.5毫米表殼搭配同材質表鏈,尤其文質彬彬,通勤上班加上休閑運動都十分適合。
鈦作為一種高科技新材料,讓經典表款也多了幾分新潮味道,尤其迎合了年輕買家的口味,是真正面向未來的新主流產品。
原創文章,作者:LNG復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uande-hz.com/31810.html